孔子周游列国被各个国家采纳了吗?
一、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国君采纳他的建议
1、所以,孔子周游列国作为历史的重要事件虽然没有成为孔子命运的转折点,但是却给后来的圣人增加了被后人祭祀的闪光点。这种事物的转化,恐怕连孔老夫子自己都不会想到。
2、“堕三都”充分暴露了孔子在政治上的低级幼稚,妄加罪名冤杀少正卯彰显了其在人品上的残暴低劣,于才于德,没有哪个诸侯国敢给予重用。
3、只是因为他触动了鲁国三桓的利益,被迫离开鲁国,带了弟子们周游列国,想实现他的恢复周礼天下大同的梦想。 在卫国,孔子不受重用,那是因为当时卫国国君没时间和孔子谈事情,他忙着和弥子瑕搞同性恋,而且还得罪了孔子,孔子生气走的。
4、那么复杂的人和事,有人喜欢孔子,有人讨厌孔子,这都算是正常的,但周游列国那么久,所有的国家,都一致的选择不喜欢孔子,这恐怕就不能说是某个国君或者是大臣的责任了,而是孔子的学说,在当时是很有问题的,以至于没有人喜欢他。
5、孔子之所以要周游列国,是因为他所坚持的“道”在鲁国没有施展之地。为了推行他的理想,他辗转列国之间,目的就是为他的思想和治国之道寻找到一个可以实践的地方。 孔子治国思想的精粹就是以德治国。
6、谢谢邀请!拥有孔子的鲁国,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?我认为就是因为有了孔子,才没有使鲁国成为战国七雄,若没有孔子,鲁国有可能成为战国七雄。 在西周初年,周天子分封诸侯,鲁地是分封给周公旦父子的,本来经营得很好,使鲁国成为当时的强国。
二、孔子周游列国都经过哪些国家呀
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,大致走了卫国、曹国、宋国、齐国、郑国、晋国、陈国、蔡国、楚国、等地。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--菏泽--长垣--商丘--夏邑--淮阳--周口--上蔡--罗山,然后原路返回。
很多人以为孔子的周游列国去的是齐楚、燕、这几个春秋时期的大国,他的足迹遍及了中国的大江南北,实则不然,孔子在这14年间一共去了六个国家,分别是魏国、曹国、宋国、郑国、陈国和蔡国。
孔子周游列国以鲁国为原点,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周边国家游历。周游的国家有鲁国西南方的宋国、陈国、蔡国、楚国,北方的齐国,西方的京城、卫国、曹国、郑国,东方的杞国。孔子周游列国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壮行。
孔子周游列国 从大约50岁(公元前496年)开始孔子周游列国,直到68岁(公元前484年)结束。这段时间大约持续了14年。在这期间,孔子游历了许多诸侯国,寻求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推行儒家思想。
孟子周游列国曾去齐国、宋国、滕国、魏国、鲁国等诸国。孟子44岁的时候怀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周游列国,62岁回到老家邹国,不再出游了。
因而,他希望去其它国家得到重用,以便推行他的儒家政治思想主张。 孔子周游列国的效果 鲁定公十四年(公元前496年),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,到了第一站卫国。
孔子周游列国是以鲁国为原点,分别向鲁国的周边国家游历。分别是西南方的宋国、陈国、蔡国、楚国,和北方的齐国,西方的京城、卫国、曹国、郑国,还有东方的杞国。
说法很多,有说140多,有说170多,不管哪种说法,100多个肯定是有的,那么孔子周游列国去了多少国家呢? 七个。 你没看错,就是七个。主要在山东、河南地界,北不过黄河,南不过淮河。分别为:卫、曹、宋、郑、陈、蔡、楚。
孔子周游列国的首站便是卫国。卫国大致是现在河南濮阳一带。 刚至卫国边界一个叫仪的地方,管理边界的“封人”见了孔子。到底他们相见时谈了什么,怎样谈的,历史资料中没有记载。只有《论语·八佾》中这样记述说:“仪封人请见。
三、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,却没有国家采纳,为什么
1、原因:各国都有诸子百家的人才,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,而且有了一定的势力,而孔子一个外来者没有一定的根基,如何与各国的掌权者去争。
2、这说明孔子的治国有着一定的手段,有能够使国家富强的能力。但是鲁国国内三家大夫争权夺利,孔子被迫下台,失去了施展才能的舞台。所以孔子才说“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”,因此,他要离开鲁国,去别的国家推行自己的“道”。
3、意思是说,老师的学说博大到极点了,所以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。老师何不稍微降低一些您的要求呢?孔子不但不听子贡的劝说,还说子贡的理想不够远大。后来孔子又问颜回自己的主张可不可以减低标准,颜回则完全同意孔子的做法。
4、对于当权者已再无利用价值,成为排斥打击的对象,无颜面在鲁国呆下去,只好周游列国。“堕三都”充分暴露了孔子在政治上的低级幼稚,妄加罪名冤杀少正卯彰显了其在人品上的残暴低劣,于才于德,没有哪个诸侯国敢给予重用。
5、孔子的一生,也是历尽坎坷,他想要宣扬自己的儒家思想,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,然而在鲁国的时候却处处受到排挤。孔子曾经有过一次长达十几年的周游列国的经历,他先后去到了大约十个国家,但无一例外的是,这些国君都不重用他。
6、孔子周游列国,宣扬自己的主张,结果不断碰壁,主要原因是 B 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,却没有国家采纳,为什么? 于是会通过各种手段向其施压,使其放弃孔子的思想。